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城事 > 正文

什么在左右菜价? 记者走访解析榕城蔬菜价格链条

www.fjsen.com 2013-01-28 06:59   来源:福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市场:看天看量看全国

闽侯南屿,距离刘文辉的菜地20分钟左右车程,就到了福州蔬菜的集散地——海峡蔬菜批发市场。这里每天交易的蔬菜总量近2000吨,占福州蔬菜日交易量的7成。

16时,正是市场交易的高峰期,一车车蔬菜运入、驶出,一派繁忙景象。从去年开始,叶绿类蔬菜便可直接在市场内自主交易,免收交易手续费。这一措施年让利逾200余万元,使得像刘文辉这样的菜农可以自定价格,在市场内与蔬菜零售商自主交易,叶绿类蔬菜批发环节成本得以降低。

但这仅限于叶绿类的蔬菜,其他蔬菜在市场内仍以批发商的形式批入售出。据统计,海峡蔬菜批发市场交易的所有蔬菜,约有5成来自福州本地的散户和基地,其中基地占15%、散户占35%;其余5成来自外地。“当外地的菜价低时,批发商就会从外地入货;当外地的菜价高时,福州的蔬菜就会流向外地。这就意味着,福州的菜价直接受全国各地的菜价左右。”海峡蔬菜批发市场副总经理林修建介绍。

再细分析,决定菜价高低的另一因素在于天气,这在叶绿类蔬菜上反映得尤为直接。“叶绿类蔬菜,阳光好时种植30天上市,遇上阴雨天气,上市时间就要拉长到45天。天气好,出产量多,价格就低,反之价格就会上涨。去年12月底福州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叶绿蔬菜的价格马上就上去了。”林修建说。

量与价的市场博弈同样体现于菜农选种的品种上。“去年,A蔬菜价格高,菜农就会一窝蜂选种A,那么等A蔬菜大量上市,价格就会大跌。跌完之后,农民再成批转种B蔬菜,A蔬菜的供应量大减,价格又会大涨。”林修建假设了2种极端的状态,在目前散户占据35%比例的情况下,这种状况曾多次出现。

林修建所分析的菜价原理在永辉超市方面得到印证。目前,该超市在福州地区的蔬菜日采购量达280吨左右。其中60%~70%的采购量来自农超对接,但福州本地仅限于难以保存、运输的叶绿类蔬菜,云南昆明等种植大省所占的采购比例远高于本地。

  • 责任编辑:唐丽萍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