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时政 > 正文

委员:保护福州历史文化名城 呵护闽都千年文脉

www.fjsen.com 2013-01-06 09:49   来源:福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螺洲: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历史

螺洲历史悠久,名人荟萃,素有“帝师之乡”“人儒之乡”美称,螺洲有得天独厚的旅游生态资源,镇中百花盛开,民间流传着动人的“螺女”神话。螺洲还保存着以耕读为本的传统文化遗存。螺洲在明、清有进士27人、举人101人、武举11人,历史名人有吴复(明洪武工部右侍郎)、陈若霖(清道光刑部尚书)、陈宝琛(清宣统皇帝的老师,又称“太师”)等。2007年,螺洲被省政府授予“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现状

螺洲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开发滞后,旅游设施薄弱,陈若霖故居、陈氏宗祠、陈氏五楼等有待进一步挖掘、开发和推广。此外,螺洲历史文化旅游人才不足,从事基层文化工作的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群众文化活动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层面。

建议

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认为,螺洲具备冲剌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的条件,建议做好名镇保护的建章立制工作,当地政府可建立古镇保护管理体制和体系,构建保护和利用古镇资源、多方合作与利益共享的机构。

此外,政府在规划政策上予以支持,将螺洲整体开发纳入福州市全盘旅游规划,明确螺洲保护、开发的文化定位,展现其在众多古镇中的特色与独一性。委员们建议,在加大螺洲招商引资力度、恢复古镇原貌、完善相应配套设施的同时,要杜绝破坏文化遗存行为。

(福州日报记者组)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