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时政 > 正文

政协委员建议建设立体停车库 推广城市智能停车诱导系统

www.fjnet.cn 2013-01-05 11:23   来源:福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政协委员建议建设立体停车库,推广城市智能停车诱导系统

多管齐下破解城市停车难

“停车难”是许多城市的通病。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收到的提案中,许多政协委员对破解城市“停车难”提出建议。民盟福州市委会建议,将建设立体停车库作为突破口。委员黄川则认为,要多管齐下,完善停车位规划,推广城市智能停车诱导系统,破解难题。现状:停车位缺口大

王先生最近开车从西二环到东街口办事,车程不到20分钟,但找停车位花了半个小时。这不光是王先生的遭遇,随着福州机动车保有量增多,越来越多的案例凸显出福州停车位规划的滞后。

据调查,截至2010年底,福州市机动车保有量约130万辆(其中私家车约25万辆),其中市区约50万辆。如果按国际通行标准,每辆车需配1.42个泊位来计算,全市需要停车位至少在184.6万个以上。

根据市规划专家的调查,福州二环内现有停车泊位9.37万个。其中公建、住宅配建停车位为8.82万个,路外公共停车位为1994个,路内停车位为3482个。停车泊位多分布在鼓楼、台江地区,但这两个地区的需求量相应也多,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缺口大。据研究显示,像台江区的停车泊位缺口达2万多个,鼓楼缺口在1万个以上。立体停车库:最经济的停车选择

福州停车难,难在哪里?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研究所总结了4个原因:停车设施严重不足;乱停车现象严重;立体停车场建设力度不足;停车管理有关政策法规不健全。城市里寸土寸金,建设立体停车库被认为是最经济、最有效的解决方式。

实际上,立体停车库在福州并不是新鲜事物。2005年,湖东路凯捷大厦引入民资,建立福州市第一个立体停车库。此外,大利嘉城、市按摩医院公交站东侧、万达广场、信和广场、新华都广场等公建项目都建设了地下两层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但这些车库大多并未对外开放,主要是自用。

据统计,福州现有立体停车库约800个,而北京超过2万个,上海超过1万个。在福州市全部停车泊位总数中,立体停车泊位所占比例小,与台北市立体停车泊位在全部停车泊位中所占95%的比例相比,相差甚远。对策: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

既然立体停车库是解决城市停车难的良方,但为何没有形成规模呢?据了解,建造并维护立体车库,投入的费用不是个小数目。以地下平移升降式车库为例,每个车位的造价为2万多元,后期维护成本也偏高,存在成本高、回收慢的问题。

为此,民盟福州市委会提出,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涉及项目审批行政部门主动对接服务,加快审批进度;鼓励有停车需求的在建、已建项目建设立体停车库,最大程度利用现有土地资源,方便周围居民出行及停车。如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里的在建楼宇可建设立体停车库,可鼓励市一医院外停车场以及中亭街地下停车场等进行升级改造。

与此同时,给予立体车库优惠政策。如对设置50个泊位以上的平面式或30个泊位以上的立体式公共停车场,可免缴城市配套费,同时实施营业税部分减免优惠。鼓励单位利用废弃厂房、闲置用地兴建公共停车场,发展立体停车场。将占道停车场收入补助公共停车场建设,特别是立体停车场建设。建议:推广城市智能停车诱导系统

除了加大停车场规划投入,一些委员还建议通过加强停车管理,最大程度提高泊位利用率,解决停车难问题。

委员黄川建议,完善和改进城市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并在全市加速推广运用。这个系统可实时提供停车场(库)的位置、车位数、空满状态等信息,指引驾驶员停车,能够减少寻找停车场耗费的时间,提高整个交通系统的效率,缓解路网压力。此举还可引导市民在有泊位的停车场停车,改善位置不佳的停车场的经营状况,从而刺激加大停车位供给。

黄川还建议细化“咪表”泊车管理,引导车辆在非繁华地段、非繁华时间停车,加大停车位周转率,从而提升城市静态交通管理水平。可采取价格干预、细化收费时段等方法,加强“咪表”泊车管理。建议将目前的以30分钟为收费单位改为以15分钟为单位,在15分钟以内的停车不收费,对停车超过15分钟的按全部停车时间收费;细分收费地段,适度降低非繁华地段的停车收费标准;夜间不收费时间按地段区分,建议在非繁华地段将不收费时间改为18时至次日7时。

■本报记者组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