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有所医,乃民生之本。十六大以来,福州市紧紧围绕解决百姓“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切实加大卫生投入,不断完善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事业实现跨越发展,为百姓健康保障撑起了一片天。
2002年,市政府卫生支出约2.3亿元;到2011年,这一数字已跃升至24亿元,10年间增加了约9倍。
2002年,全市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601家(不含村卫生所);2011年增至4293家(含省属医院),新增住院床位8211张,每千人拥有床位数4.15张,人均医疗资源位居全省前列。
2002年,孕产妇死亡率达22.19/10万,婴儿死亡率达10.93‰;到2011年,这两个比率已分别降至9.78/10万、4.25‰,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十载磨砺,一个日益清晰的“安康福州”形象,呈现人前,一桩桩医疗惠民之举照亮了百姓的心坎。
农民老李:“缴费50元,能报十几万!”
“这是新农合报销的钱,请收好!”9月4日上午,闽侯县鸿尾南坑村村民李孟支一路小跑,来到县里的新农合中心,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一张面额78605元的支票,激动不已地说:“谢谢,这是我妈的救命钱!”
李孟支告诉记者,今年7月,他母亲有天突然摔在路边,不省人事,连夜被送进医院抢救,由于脑中风严重,头上开了两刀,已经花了十几万元,目前还在住院。“如果没报销这笔钱,家里又要到处借钱了!”老李揣着支票,长舒了口气。
临走时,工作人员还向他透露了一个好消息:过几个月,他还能来这领钱,因为他母亲患的是重大疾病,市里有专门的大病补偿金,年底前,估计还会有两三万元发到他手中。“去年给母亲缴了50块,没想到一年算下来,能报个10多万,真是太划算了,这在过去,真是想都不敢想!”李孟支回忆说,以前不能报销,医药费都得自己掏,在农村,大伙不怕没钱,就怕生病。
2005年,福州市开始在罗源县试点新农合,2007年在全市范围内展开。最早是个人一年交10元,政府承担40元。到2012年,个人承担费用调至50元,而各级政府补助标准已跃升至260元。参合人数也从2005年的12.95万人增至今年的336万人,参合率达99.3%。
8年间,除了报销比例不断上调以外,报销封顶线也连级跳,从2万元到4万元、26万元、27万元,再到今年的28万元,约达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7倍;补偿水平也大幅度提升,从2006年的次均住院补偿938元,提至2011年的2509元。
随着新农合的广泛覆盖,百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得到有效缓解。特别是2010年以来,一系列大病医保政策应声落地:重大疾病最高补偿20万,农村先心病和白血病儿童定额救治,个人只付三成费用……一桩桩惠民之政,犹如“雪中送炭”,为许多困难重病家庭送去了温暖和希望。
退休工人谢依姆:“没有医保,我活不到今天。”
在城区,“医保”这个词,得追溯至2001年。当年,我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从原享受公费医疗的机关事业单位开始启动。
2002年1月1日,福州市属国有企业职工被纳入医保体系。2003年9月1日起,参保范围扩大到省、市属企事业单位符合参保条件的职工,及与其解除劳动关系自谋职业的人员。自此,机关事业工作人员、企业职工、自谋职业人员等不同类型的人员都开始启动实施医疗保险制度。
70岁的谢杏芳是这一改革过程的亲历者。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已从福州丝绸厂退休的她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当时仍处于公费医疗年代,一次次拿发票回厂报销的经历让她在病痛之外再受煎熬。“报销最紧张的时候,早上5点多赶到厂里排队,一直到下午3点才能轮到报销。到后期,轮到你也没用,厂里没钱,报销就暂停,治疗费用时有时无。”
如今谢杏芳的脸上已不见当年的愁容。“一加入职工医保,我就报销了好几万元医疗费。后来,报销越来越方便,在医院刷卡就能当场报销,能够报销的钱也越来越多。现在,有病我也敢去医院看了。”谢杏芳有感而发地说,“如果没有医保,我活不到今天。”
全市城镇居民获得医疗保障,始于2007年。当年,我福州在全省先行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非从业城镇居民、中小学生(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在校大学生以及宗教人员,一步步被纳入保障范围之内。2009年,福州市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至今年6月,全市城镇居民参保111.15万人,参保率达90%以上。
政府补助逐年提高,如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成年人每人每年缴费150元,政府补助260元;未成年人每人每年缴费40元;重度残疾人员、低保人员、低收入家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全额补助。去年,福州市还建立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统筹制度,为居民减轻了不少大病医疗负担。
不论在城市或农村,人人公平享有医疗保险,在福州已成为多数人生活中的现实。
连江农妇董大姐:“家门口看病,方便又实惠!”
26日,一个静谧的早晨,连江琯头镇中心卫生院大厅内人来人往,内科诊室外排着“长龙”,住在镇上的黄丽赶了个大早,轮到头个。“医生,我胃痛!”
胃镜检查后,医生肖军告诉她,是胃炎。看完病从药房拿了2盒胃药,董大娘只花了10来块。“我胃痛是老毛病了,每次都来这看,我就住附近,走几步路就到了,吃药不管用了,就在这住院,病房2人1间,里外都是新的,跟大医院差不多,花销也便宜,有时住个五六天,就花1000多元,新农合报了一大半,自己有时才掏两三百。”
不过八九年前,董丽可不这么想。“那会儿孙子感冒发烧,也不敢带来,卫生院看起来很破,没几个好医生,镇上的人也不爱来,宁愿舍近求远,来回路上花两个小时,抱孩子去市里的儿童医院看。”她说,现在这卫生院条件好、医生技术好态度好,没啥大病,一般的毛病大伙都愿意来这看,既方便又实惠。每年,卫生院还给村里的老人免费体检。
“过去很多卫生院经营惨淡,几乎要倒闭,这几年多亏了新农合、政府的大投入救活了我们。”琯头镇中心卫生院院长俞传增笑称,自从农民看病能报销,更高的报销比例也向卫生院倾斜,医院门诊量“噌噌”往上涨,如今一年达10万人次。2008年,政府还出钱,给医院盖了6层新大楼,面积扩大了10倍。
琯头卫生院的巨变,是福州市不断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为了方便百姓在家门口看病,福州市把更多人力、财力、物力向基层倾斜,大力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升级改造,仅去年上半年,财政对基层医疗机构经费补助达1.04亿元。随着基层医疗建设的大手笔推进,一座座新修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小医院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2002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卫生院共226个,到2011年,卫生服务站和卫生院达313个,新增了5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每个乡镇均有一个卫生院,每个街道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如今,许多城乡居民不出社区、不出乡镇就能看好常见病、多发病。
(福州日报记者 李蓓 卓文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