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社会 > 正文

刺青师榕城聚会比画艺 作品透着唐代潮人的"范儿"

2011-12-29 08:49   来源: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刺青爱好者在欣赏刺青作品

福州元素的刺青——乌塔

昨日,一场刺青交流会在榕城举行,汇集了全省刺青高手,在现场比起了画艺。

刺青,一种在身体上作画的艺术,新石器时代就诞生了,尤其是到唐朝,成为一种时尚,几乎每个男子身上都有,称得上是当时的潮人标志。虽然现代人对其审美有些改变,但并不影响艺术的传承。

工笔画“搬”到皮肤上

海西刺青交流会就办在省府路一家酒店里,刺青师傅在现场作画。他们手里的画笔不一般,笔尖是针头,而且还带颜料。拿着笔,对准模特的皮肤,一针下去,就留下一段线条。

简单的几笔勾勒,古代神话中嫦娥的形象跃然出现。“这是工笔画,后期还要上色。”交流会的负责人之一典东介绍,刺青其实是一门绘画艺术。

近年来,中国画中的工笔、写意风格颇受大家欢迎,像现场展示的“嫦娥奔月”作品就属于这种风格。典东说,他还曾把郑板桥的竹子、齐白石的虾,还有徐悲鸿的马画到皮肤上。

刺青曾是力量的象征

在现场还有人把福州的白塔、乌塔搬上了皮

肤。但最经常出现的作品主角,则是色彩对比强烈、形象狰狞的各类图案,此外还有夸张的动物作品。

为什么这些让人看起来有些恐怖的作品,会成为刺青主题的“常客”?典东解释,这跟刺青的发源有关。

他说,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刺青文化,从现在的彩陶文化到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现都可以证实这点。出土陶器上刻画的人物,身上都带有刺青。而且当时刺青不分社会阶级,更没有贬低人的意思。

到了西周以后,刺青带上一种区别良贱的意味,例如当时有种酷刑叫做“黥墨”,就是在有罪的人脸上刺字。到了唐宋时期,刺青成为一种力量的象征,也是一种激励人的手段。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岳飞母亲在岳飞的背上留下“精忠报国”。

这种象征还进入文学作品中。例如四大名著《水浒传》中一段生动描写:

只见鲁智深脱了衣服,露出背上的锦绣文身。他走到树下,弓下身去,右手在下,左手在上,腰部一使劲,竟将柳树连根拔起!众人全都拜倒在地,一边嚷嚷着:“师父不是人!”

“我不是人是什么?”

“师父若不是天上的罗汉,哪来这样的神力!”典东认为,出于对力量的崇拜,因此在现代的作品中,也常出现夸张的作品,彰显力量之美。

作品里有唐代潮人标记

说到这里,典东有些委屈,“现在大家多少带着点有色眼光看刺青,其实在古代刺青师傅的地位是很高的,因为几乎每个男子都有刺青。”

典东所说的古代是唐代,当时第一次出现了专业的刺青师傅,这跟崇尚佛教的社会风气有关。

据考证,当时有一位姓崔的黔南观察使,自幼从军,因为崇尚力量,在自己的身上文了一条蛇,每次宴请宾客,酒酣之际就解开衣服,展示身上的蛇,这个故事流传开后,模仿的人很多,可以说是成为当时社会上的潮人标志。

而更多的人受佛教影响,喜欢在自己身上刺上佛祖头像,祈求佛祖保佑。

这些唐朝时代的潮人标志,昨日也出现在交流会现场。一幅以佛主头像为主题的作品,采用素描手法,画在模特前胸,佛主的神态与四川乐山大佛相似。

通过这些现代人的刺青作品,唐朝人的豪放风气,略品一二。本报记者刘晓霞/文陈景/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