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糍”要注意防上火 两类病人不适合大补
2011-12-22 07:18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福州新闻网讯 21日是冬至节气。冬至到了也是进补的时节,中医师提醒,福州人冬至日有“搓糍”的习俗,但是“糍”吃多了容易上火。 如何顺应冬至节气的气候特点,更加科学地安排日常膳食呢?日前,记者就此咨询了福州中医院主任中医师肖诏玮。 肖诏玮介绍,根据以往的门诊经验,福州的冬至节气前后,有两类病人会比较多:一类是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脑溢血、中风等;另一类是消化系统类疾病,如胃溃疡、慢性胃炎、脾胃虚寒等。 许多人认为冬至是冬季进补的一个标志性节气,喜欢在这一天吃火锅大餐。但冬季进补要因人而异,特别是患有上述两类疾病,或者有过病史的人都不适合在此时大补特补、大吃大喝。有心脑血管问题的人,日常饮食要偏于清淡;有“老胃病”的人,这个季节特别容易复发,日常饮食要注意不饮酒、不吃不易消化的东西,三餐要定时。另外,这两类人还要特别注意不要在低温环境下进行户外锻炼,经常保持心情舒畅。 肖诏玮介绍,福州人有冬至“搓糍”的习俗,这种“糍”一般是由糯米、白糖、红枣、核桃、花生等混合制成,味道比较甜,对脾胃有好处,很适合这个季节吃,但吃多了容易上火,平衡这种食性的办法是:在烹制“糍”的同时,煮一碗加入沙参、麦冬、芦根或者白萝卜等具有清热败火功能食材的炖汤;或者在吃“糍”的时候配上一些荸荠、梨子或甘蔗,也有助于预防上火。而且,这种冬至“糍”吃多了还容易生痰,因此患有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痰多、经常咳喘的人最好少吃或不吃。这种“糍”也不适合肠胃功能不佳的人吃,患有胃溃疡、慢性胃炎、脾胃虚寒的人最好少吃或不吃。 (福州晚报记者 毛小春 王杨林) |
相关阅读:
- [ 12-22]话说“冬至大如年” 吃汤圆温补正当时
- [ 12-22]冬至来冷空气“如约而至” 福州气温将明显下降
- [ 12-22]“冬至”注意防寒保暖 专家提醒防呼吸道疾病
- [ 12-21]新疆巴里坤冬至吃杏皮饭 民俗延续至今
- [ 12-21]冬至前夕爆禽流感 香港扑杀1.7万活禽
- [ 12-21]冬至临近 莆田推广节地葬式提倡文明祭扫
- [ 12-21]冬至天寒注意保暖
- [ 12-20] 22日冬至 我国进入“数九寒天”注意保暖防病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