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社会 > 正文

"福清哥"奔走在需要帮助的地方:提供温暖是做人的本分

2011-11-30 08:18  周德庆 侯希辰 林丹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躺在温暖的棉被上,福清市儿童福利院的孤儿开心地打起滚来,陈礼善就像他们的父亲一样

  上午看到福清市儿童福利院没有过冬棉被的报道,下午就把棉被送到孩子们手中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11月30日讯(记者周德庆 侯希辰 林丹 文/图)

推荐理由:他已经拥有了财富,但他心里装着挣扎在贫苦边缘的同胞,他已经闯出了一片天空,但他还想让所有孩子都能享受同样的阳光沐浴。他拿出愚公移山的执著和勇气,奔走在全国各地需要他的地方,他披荆斩棘地帮助同胞克服重重难关,更在人们的心中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他结束了一段又一段艰难的历史,开创出一种又一种崭新的生活。他,人生如炬。

故事“我的能力还不够,不能帮助更多人”

2011年11月24日,天气晴好,阳光照进福清市儿童福利院,洒下一地温暖。

这天上午,陈礼善在办公室里看到本报关于福清儿童福利院的报道——《31个残障弃儿的心愿》,心里一颤。没想到天气已经那么凉了,自己身边居然有这么多孩子还睡在冰冷的草席上。他当下就决定,拿出今年的“福州市劳模奖金”,买上31床棉被,先给孩子们“救救急”。

下午3点,陈礼善就带着公司的员工,把崭新的过冬棉被运到了福清市儿童福利院。卸货、搬运、铺床,哄孩子们睡觉……陈礼善说,他也是父亲,“其实除了生活必需品外,这些被亲人遗弃的孩子,更需要的是大家多抱抱他们,多逗他们玩玩。”

陈礼善的朋友告诉记者一段有关他落泪的故事。2010年,青海玉树发生大地震时,陈礼善和广东的一名志愿者结伴来到受灾最为严重的结古镇。在灾区,目睹生活在残砖剩瓦里,且失去亲人的30多名孤儿的无助眼神,这个顶天立地的中年男人竟一时失控,眼泪吧唧吧唧地往外掉。随后,他除了事先准备好的书包、笔盒等学习用具,还专门去银行取了一笔钱,给每一个孤儿和一些受灾群众发了一个红包。

记者就这个故事向陈礼善求证时,他竟然有点难为情地说:“我能力不够,赚的钱太少了,没有办法帮到更多的人。能给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一点点温暖,是做人的本分。”

生活

准备买房的钱拿去帮助灾区

陈礼善,福清市高山人。10年前,他带着妻儿来到福清宏路街道,跑起了运输生意。后来,随着业务的扩大,2004年,他与朋友合股组建了福建星泰安物流有限公司。提起董事长陈礼善,“说话算话”“从不拖欠工资”“随和、没有架子”“给他打工,放心”等不断地从员工口中冒出,可他们多少有点不理解:“老板赚了点钱,为什么不去做投资,多挣点钱呢?”

陈礼善公开的善举始于2008年汶川地震。他告诉记者,当时他看着电视画面里房屋倒塌、受灾群众无家可归时,就怎么也坐不住了。在他的提议下,公司抽出20辆车,24小时免费运送从福清到福州火车站的四川救援物质。

他的想法遭到了股东的否定和家人的反对。于是,他瞒着家人,带上准备买房的3万元,只身来到了四川省彭州市。

在随后的一个月时间里,他成了灾区的一名普通志愿者,“彭州的白鹿镇、新兴镇、通济镇、小鱼洞镇、龙门山镇等重灾区,很多路很难走。我开的车子侧滑了许多次,还经历过余震。”

对家人的亏欠成为他的心头病

2009年4月,本报等单位组织赴川“爱心团队见证之旅”,陈礼善第二次来到彭州灾区,而大家对他的称呼,也从“编外志愿者”变成了“劳模志愿者”,因为他刚被评为福州市劳模。

陈礼善告诉记者,在外打拼了十多年,身上积蓄了点钱,原本是想在福清市区买套房安个家的,可买房的钱最后都给了需要帮助的人了。知情人介绍,陈礼善从灾区回到福清后,妻子好长一段时间都不太搭理他,想不明白丈夫为什么对“别人的事情这么上心”。

采访中,陈礼善悄悄告诉记者,他已经在福清的宏路街道预订了一套房子,明年就可以搬进新房了。谈起自己的家人,这个朴素的“福清哥”沉默了半天,说:“这么多年,我亏欠家人太多了。妻子也不是不让自己去帮人,只是在事情的先后缓急上,我们意见不同罢了。”

对话

陈礼善告诉记者,父母亲生育了6个小孩,他排行最小。在他年少时的印象中,父亲是一名村干部,帮村里人做了好事,从来不要回报,而母亲则勤俭持家,与邻里相处融洽。

“父亲能做一手好饭菜,村里办喜事时,都会请父亲去掌勺,可父亲从来不收对方的红包。他觉得力所能及地去帮点小忙,是很开心的事情。”现在,父母亲都已经过世多年。也许是父母亲淳朴的善举,给陈礼善烙下了深深的印迹。他说,自己读书不多,“不是富人,也不是慈善家,只是尽自己的能力,实实在在地为他们提供一点帮助,助人为乐是做人的本分。”

“为什么不去帮助别人?帮助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陈礼善说,有时也会有人不理解他的做法,甚至会说他在作秀,可他却觉得,“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只知道,当我亲眼看到这些灾难时,如果我不去做点什么,我的良心得不到安宁。以后哪里需要帮助,我一定还会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