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大力弘扬闽都文化 努力实践“福建精神”
2011-11-27 07:12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仓山区表演队表演的《手鼓舞》。 福州新闻网讯 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首次提出“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强调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福建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26日,我市部分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别从各自的视角对“福建精神”进行解读,并就如何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贯彻“福建精神”谈了各自的想法。 培育和谐精神,积极践行核心价值体系 许多读者一定还记得,1998年福州评选提炼出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城市精神,而新公布的“福建精神”相较于福州城市精神,无疑在内容和实质上都更深刻、更全面。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文明办主任杨凡认为,“福建精神”既反映了福建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作为省会城市的福州,其提炼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城市精神反映了福州海洋文化和生态文明最主要的特征,包含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恢弘气度和“开风气之先,谋天下永福”的进取精神,既符合“福建精神”的深层内涵和基本要求,又体现了省会城市沿江向海,拥抱世界的城市定位和价值取向。 重阳节,市民乌山携蔗登高。 杨凡说,当前弘扬“福建精神”和福州城市精神,就是贯彻市委书记杨岳提出“敢为、能为、有为”精神,把城市精神落实到践行核心价值体系的实际行动中。首先,要进一步宣传“福建精神”和福州城市精神,培育广大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其次,要以2015年全国城市运动会在福州举办为契机,组织开展“迎城运、讲文明、树新风”主题系列活动,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动力,构筑省会城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平台,让“文明福州持续文明”;最后,要广泛开展以公民道德素养、文明礼仪和审美意识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素质大普及大提升活动,为省会城市的文明、进步、发展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和人文氛围。 市社科联主席林山认为,“福建精神”源于我省的人文历史传承、时代特征和人的精神风貌。其中,“爱国爱乡”是八闽人民共同的思想基础;“海纳百川”体现一种思想境界和广阔胸襟,是国际视野下的更加开放和文化包容;“乐善好施”是中华优秀文化以及闽都文化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敢拼会赢”是敢闯善谋,敢于迎接挑战,勇于开拓创新,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胆识。 林山表示,市社科联将大力发扬“福建精神”,站在“大社科”的高度来谋篇布局,整合福州地区内外各方面的力量,优化配置社科资源,共同为福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充分发挥社科院所和社科类学会在社科研究与宣传普及中的作用,充实福州市社科专家库力量,发挥省会城市的人才优势,建立和完善重大研究课题协同攻关机制,开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为福州和海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献计献策。 建设和谐文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淬炼时代精神,文化凝聚奋斗力量。 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局长陈梅良说,“福建精神”高度概括了福建人民、福州人民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善于学习、共谋发展的特点。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学习一切先进文化,为我所用,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加快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推进文化改革创新。 近年来,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闽都文化得到有效挖掘、传承和弘扬,一大批文艺精品获得全国性大奖,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文化产业快速发展,2010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比重达6.2%,一个多层次、广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加速形成,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享受到越来越丰富的文化生活。 我市文化战线如何发扬“福建精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陈梅良说,我市将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惠民工程、艺术精品创作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文化市场管理提升工程等“四大工程”,重点建设30个村级文化生态示范点、社区文化中心示范点和30个农家书屋示范点,加大村级服务点覆盖率,深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打磨提升闽剧《红裙记》,力争在“五个一工程”奖上取得新突破;修改提高闽剧《王茂生进酒》,全力冲刺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工程。同时,配合有关部门推动朱紫坊、上下杭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推动三坊七巷、福建船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争取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陈燕认为,“福建精神”体现了福建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迅速表现出的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将有力推动福建新一轮的文化建设。 未来几年,我市广播影视系统将通过实施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五大工程”建设(即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播“村村响”工程、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县市城区数字影院建设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构建覆盖城乡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广播影视服务,让广播影视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陈燕说,力争今年底在每个行政村建成广播室,2012年底前完成各县(市)城区均建有一所以上数字影院的建设目标,到2013年底基本完成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实现“户户通”的目标。 弘扬闽都文化,打造三坊七巷文化产业基地 三坊七巷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三坊七巷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矗说,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承载了千百年的文化积淀,孕育了“领风气之先,谋天下永福”的精神价值,其精神内涵已包含在“福建精神”之中。“福建精神”的提出,为三坊七巷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依托三坊七巷的文化资源优势,弘扬闽都文化独特魅力,打响三坊七巷文化旅游品牌。 近年来,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已相继投入资金约38亿元,完成80%工作,完成105处历史建筑以及37处更新建筑项目的建设,林觉民冰心故居等17个名人故居对外开放,旅游效益逐年递增,带动了周边的商业发展。2010年三坊七巷各项收入超过1亿元,今年游客量预计超过800万人次。 林矗说,大力发扬“福建精神”,就是充分利用三坊七巷自身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将其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加快三坊七巷保护修复,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将三坊七巷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产业基地,开展“两山、两塔、两街区、一条河”大文化特区的规划,辐射带动周边文化产业共同发展。 2012年,三坊七巷管委会将继续推进文保修复工作,计划完成欧阳花厅修复,动工修复张经故居、沈葆桢故居;计划投资2.9亿元,完成BT项目东、西片区历史建筑及更新建筑施工,完成坊巷路面升级整治工程、旅游景观等配套工程以及永久性用水用电工程的施工。此外,三坊七巷将加强重点运作,争创“5A景区”,申报“世遗”,打造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营造国家级社区博物馆等,实现功能效用最大化。 (记者 吕路阳/文 叶义斌/摄) |
相关阅读:
- [ 11-26]大力弘扬福建精神
- [ 11-25]勇立潮头 争当先锋——我省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热议福建精神
- [ 11-25]16字“福建精神” 引发海内外八闽儿女热议
- [ 11-24]“福建精神”展示文化自觉自信
- [ 11-20]八闽乡亲感言福建精神
- [ 11-19]代表热议福建精神:推进科学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 [ 11-18]各界热议福建精神:跨越发展动力文化强省大有作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