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社会 > 正文

郑益坤:平生笃爱漆味“香” 不遗余力为传承

2011-11-24 10:06  吴恩儿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百姓故事·“非遗”传承人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郑益坤:平生笃爱漆味“香” 不遗余力为传承

东南网-福建日报11月24日报道(记者 吴恩儿)

作为在漆艺方面造诣深厚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郑益坤被文化部授予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郑益坤不仅继承、发扬了前辈们制作脱胎漆器的技艺,并且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传给了他的孩子和学生。

为求学,放弃稳定收入

1936年,郑益坤出生于福州郊区的一个普通农家。因为生计,读小学时,他就开始跟木工师傅学习简单的手艺。家里母亲的一件嫁妆——精美的“沈绍安正记”漆镜盒,让郑益坤从小就知道了沈绍安家族和福州脱胎漆器的美。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开始扶持脱胎漆器制作业。在李芝卿大师的倡议下,福州工艺美术学校于1956年成立,向社会招收50名学生学习漆器专业。当时,已毕业分配到福州郊区办事处水利科工作的郑益坤,得知后迫不及待地要报名,但单位领导告诉他,如果去上学,工资将要停发。出于对脱胎漆器艺术的热爱,郑益坤还是毅然决定去报名。

几经周折,郑益坤终于争取到报名机会,可学校的招生工作已结束并上完了两周的课程。学校负责人看着眼前这位抱着一大摞作品,风尘仆仆赶来的农村孩子,勉强同意破格为他加试一场。郑益坤展现了良好的造型能力,他被录取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