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宁德推进同城化建设 两市提出六大方面设想
2011-11-11 06:52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福州新闻网讯 “福莆宁”如何推进同城化,构建福州大都市区?10日,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杨岳,福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杨益民,带领四套班子领导赴宁德市,与宁德市委书记陈荣凯、市长廖小军等主要领导就“福州·宁德推进福州大都市区建设”进行商谈,并达成共识。 两市提出共同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进产业合作共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合作、推进资源要素统一市场体系建设、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与平潭综合实验区互动联动发展等六大方面设想。 将从群众最受益的项目做起,让百姓生活便利化。 探索开通城际公交 福州宁德提出共同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进福州港一体化建设发展,推动福州江阴、罗源湾与宁德三都澳等港区互动发展;共同加强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国省道、机场快速通道、市政干道和城市公交联络线的规划、建设和有机衔接。探索开通城际公交,统一使用E通卡乘坐交通工具,形成一体化公交网络;统筹规划区内信息基础设施等。 “福州三环路修好,到宁德市区就节约了20多分钟,福宁已进入1小时经济圈。”宁德市委书记陈荣凯说,推进同城化大都市区建设对宁德来说是发展的需要。现在从宁德古田到福州市区需要2个多小时,要是京福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将缩短到1个小时。他相信经过同城化建设的努力,往来福宁两地将更加便捷。 打造“福州—宁德”精品旅游线路 共同推进产业合作共赢,联合打造上中下游产业联系紧密、相互配套、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推进福州罗源湾与宁德环三都澳等产业功能区联动发展,探索建立两市制造业合作园区和重点产业共建区;整合福州温泉游、闽江游、文化游与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等优势旅游资源,联合打造“福州—宁德”精品旅游线路;共同建设一批现代化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大型专业批发市场,打造一批两市特色产品配送中心。 设想实现“福莆宁”电话区号统一 共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合作,共建教育教学资源库,实现区内教育资源整合共享,推进卫生社保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座谈会上,宁德市还提出了“福莆宁”电话区号实现统一、银行实现同城汇兑等设想。 党政一把手商谈摘要 从群众最受益的项目做起 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杨岳: 推进大都市区建设,贵在共赢。在协作上要共同商议,共同规划建设,你有发展,我有进步;要打破行政界限,整合发展优势,错位发展,着力构建互动、互补、互惠的发展格局,努力实现区域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推进大都市区建设,旨在一体。要坚持规划共绘,促进区域规划对接融合;坚持交通共联,促进区域交通对接融合;坚持产业共兴,促进区域产业对接融合;坚持市场共构,促进区域市场对接融合;坚持社会共享,促进公共服对接融合。 推进大都市区建设,重在实效。突出项目带动,坚持循序渐进;注重机制创新,建议形成三市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大都市区建设过程中的重大事项、重大问题。 福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杨益民: 构建福州大都市区,实现“福莆宁”同城化发展,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海西规划的具体举措,也是省委、省政府赋予三市的重要历史使命。推进“福莆宁”同城化发展,是一件三方共赢的好事,必将产生1+1+1>3的效果。同时对于加快推进海西区域经济一体化,共同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宁德市委书记陈荣凯: “福莆宁”同城化对宁德来说是“借梯登高”的新机遇。同城化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最关键是实现发展成本的最小化、综合效益的最大化、百姓生活的便利化。 福州已成立推进同城化大都市区建设领导工作小组,宁德也要尽快成立主要领导挂帅的同城化大都市区建设领导工作小组,对接推进同城化。 宁德市长廖小军: 构建大都市区,实现“福莆宁”同城化,是件好事,是件大事,更是件实事。福州提出的产业合作,公共服务合作,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推出同城化的优惠政策等,符合宁德实际,与宁德环三都澳的规划相吻合。宁德市各部门要加快推进加快研究,做好对接。 福州、宁德两地党政一把手还达成共识,将从共同看好的,群众最受益的项目做起,循序渐进,先易后难,让百姓生活便利化。 (福州晚报记者 张秀冰) |
相关阅读:
- [ 10-19]厦门各大医院外地病人逾4成 同城化将为病人提供方便
- [ 10-11]厦漳泉同城化构建大都市群
- [ 10-10]省政府顾问团献计厦漳泉同城化
- [ 09-29]构建厦漳泉同城化 "大漳州"规划区将扩大8倍
- [ 09-28]融入厦漳同城化:错位分工 用“龙头”舞动“纵深”
- [ 09-28]厦漳泉可共建旅游集散中心 推动三市同城化
- [ 09-27]融入厦漳同城化:30分钟抵达厦门 漳州城要怎么“圈”?
- [ 09-22]漳州加快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进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