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城建 > 正文

感动福建十大人物评选活动昨在福州三坊七巷启动

2011-11-10 07:5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八名历届感动人物将手印印在九米的【道德印记】长卷上,我们将带着它启程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11月10日讯(记者侯希辰 朱敏敏 张伟 肖春道 林海峰 见习记者 陈永涵 张硕 文图)

核心提示: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心灵震撼;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正气昂扬。在即将逝去的2011年,谁将是最感动你的人?谁又能为我们寻找道德的标杆?昨天上午10时,细雨蒙蒙中的福州三坊七巷,由海峡都市报、海都网共同主办的“劲牌劲酒·2011年度感动福建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启动,寻找感动我们再次出发。今年的感动福建年度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将以“传递感动、日行一善”为主题,寻访八闽大地上的“道德印记”。

“道德危机”年代 我们需要最美的故事

回首2011年,从武汉市一位88岁老人在菜场口摔倒无人敢扶后死亡,到广东佛山2岁女童小悦悦先后被两辆车碾过,18名路人没有施予援手,这些事件一次次刺痛着我们的神经,引发了一场关于道德危机的全社会的大讨论。

然而,那些见义勇为、救死扶伤、敬业奉献的“最美”故事,也让我们感受到来自良知的温存和正义的力量。从2003年开始,感动福建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已经陆续推出了160位感动福建人物以及提名人,他们在平凡中孕育出的道德力量,才是最打动人心的。

2011年,我们再次出发,将今年的主题定为“传递感动、日行一善”,我们向社会发出倡议:日行一善,从身边最小的事做起,积小善成大爱。同时,我们特别选择三坊七巷作为启动仪式举办地点,更有从福州启程,将感动延续至八闽大地的寓意。

积小善为大爱 激发灵魂的真善美

感动需要延续,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往年8届共8位感动福建年度人物代表参加启动仪式,省委文明办副主任张萍、共青团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李朝阳、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林矗等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仪式,启动仪式由海峡都市报社总编辑孙德坚主持,本报副总编倪可风与活动冠名商——劲牌有限公司福建区域营销总监刘源水一同出席。

本报总编辑孙德坚在致辞时说:在过去的8年里,感动福建十大人物评选活动推出了大量具有优秀公民道德品质的人物,在社会上起到了非常好的道德宣传效果。这是一份主流都市报的社会责任,以此激发广大读者灵魂深处的真、善、美。

省委文明办副主任张萍表示,通过感动福建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培育了社会的道德风尚。她说:“这个活动为新闻记者‘走转改’提供了很多素材,希望广大新闻工作者能进一步激发、营造整个社会崇尚道德的风气。”刘源水则盛赞,“感动福建年度人物评选”已经成为福建最具社会影响力与精神震撼力的公益品牌活动。冒着雨,来自安利公司的十几名志愿者一早就来到现场帮忙,一位志愿者说,“能来到启动仪式,接触到这么多的感动人物,真的收获很多。”

带着“道德印记”我们再度出发

在启动仪式上,8名历届“感动福建”人物代表,在题为“感动福建、道德印记”的9米长卷上按下手印。本报将派10路记者,奔赴全省9设区市以及平潭综合实验区,寻访今年的感动人物,每到一处,我们都会邀请当地人在卷轴上留下自己的印记。我们将征集999个“道德印记”,在颁奖典礼上展示。

73岁的王昌达依伯,撑着伞带着小孙女,陪我们完成整个仪式。“每年的感动人物报道,我都会剪报。”依伯说,这些报道就是他给孙子孙女的“人生教材”。“他们都是大好人,也多亏了你们,他们有了好报!”

雨越下越大,像王依伯这样的市民越聚越多,启动仪式慢慢地“变了味”,成了街边的道德讲坛。2003年感动福建人物高永华的那辆破自行车,被大伙围在中间,纷纷与其合影。2010年感动人物黎本宣一到会场,就到处派发他的寻人卡。原来,他收容的79岁的张金水老人,今年2月在福清走失。张金水不会说普通话,让老黎很是担心。

正如2008年感动人物赖金土所说:“我们只是很平凡很普通的人,可能我们在合适的时候,把身上的优点发挥到极致。”这就是这个时代对“感动”的要求。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