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销的地瓜有救了 “爱心地瓜”7斤10元
2011-11-08 07:4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 一锄头下去,顺藤拉出一大串地瓜
![]() 邹长峰交代身患残疾的工人曾德燕,分装地瓜时,秤一定要准
![]() 老邹种出各种不同的地瓜,都很爽口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11月8日讯(记者章微/文 王浩志/图) 核心提示: 今年,邹长峰在闽侯荆溪镇古山洲村一个岛上种了60亩地瓜,不施化肥,不洒农药。近期,地瓜成熟了,邹长峰挑去市场卖,告诉大家,这地瓜无公害,大家不信,一周只卖出200斤。福建农林大学甘薯专家陈选阳以个人名义担保,这地瓜不施化肥,不洒农药(详见本报昨日A30版)。这回,大家信了。报道一见报,本报热线968111接到上百个咨询电话,咨询哪里能买到这种有机地瓜。为此,本报决定于本周五上午9点,在海都大厦门口开卖“爱心地瓜”,7斤10元,各种地瓜混装,既有软甜的红心地瓜,也有松香的黄心地瓜,还有花青素含量高的紫心地瓜。同时,征集爱心义工明天去农场帮忙分装地瓜。 有的单位订购一吨地瓜 昨日一早,记者的手机就响个不停,都是咨询爱心地瓜的电话。福州某银行的林女士来电:“我们几个员工自发预订500斤。老邹的地瓜无公害,绿色安全,加上他对残疾人的帮扶,我们愿意帮助他,地瓜多少价钱都不是问题。”福州房地产交易中心员工也来电:“我们单位想献爱心,订购1吨左右的地瓜。” 闽侯的谢女士则愿意批发地瓜,帮老邹找销路。她说,她家里也种地瓜,不洒农药,不施化肥,但是地少,每年只收成一千多斤。不过,这地瓜口感好,一斤2元销售一空。谢女士说,她家在早市有摊点,想批发老邹的地瓜。 而闽侯一家地瓜酒生产厂家的负责人林先生也打来电话:“我们生产地瓜烧,需要收购大批量地瓜,老邹可以把卖相好的地瓜拿到市场卖,卖相差的地瓜我们收购。” 老邹在海都报上这一露面,过去的老朋友石女士找到了他。她说,老邹一直都很有爱心,她刚好在闽侯,有空车,打算运几百斤地瓜回家,也算是帮老朋友一把。 各种地瓜混装销售 为了帮助邹长峰,也为了回馈读者,本期“海都农家乐”帮老邹的有机地瓜找销路。 本周五上午9点,“爱心地瓜”义卖大会将在海都大厦(福州华林路84号)以及福建日报报业集团金山印务中心南区沿街9~12号店面(金山塘下路16号,大润发超市斜对面)同时举行。特别要提醒的是,为方便读者,本周的“海都农家乐”提前至9点开始。 经过商定,老邹的“爱心地瓜”7斤卖10元。老邹说,今年地里种了三十多种地瓜,为了让大家尝尝不同的地瓜,到时候是各种地瓜混装,有红心的,黄心的,紫心的。尤其是紫心的,产量很低,价格较贵,但也混装在一袋里,不另外卖了。而地瓜有的是软甜型,比如红心地瓜,有的是松香型,口感如栗子一般,但甜味不如红心地瓜。 长期指导老邹种地瓜的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甘薯专家陈选阳说,市场上,不施化肥,不洒农药的精品地瓜能卖到两三元一斤,而紫地瓜能卖到四五元一斤。老邹第一年种地瓜,土壤有机质很丰富,蚯蚓钻土,在地瓜上留下一些疤,影响了卖相。地瓜表皮的这些洞洞、疤痕对人体没害处,正说明了土壤有机质丰富,而且不洒农药。 挑最好的地瓜给海都读者 昨日凌晨5点,老邹就到荆溪镇上看海都报。当他看到报纸一整版都报道了他遇到的难题时,知道这次地瓜不愁卖了。上午8点,记者告诉他,反响很好,周五海都报帮你搭台卖。老邹立即请来15名临时工,一起去地里挖地瓜。 在瓜地里,老邹指着一条缝说,“这下面的地瓜肯定多,肯定大。”挖出来一看,地瓜藤上果真结着一串沉甸甸的地瓜。挖出来的地瓜要尽快去土,放在干燥的地方,比较利于保存。如此马不停蹄,昨天一天挖了2000公斤地瓜。 随后,老邹又和工人一起分拣地瓜,把个头适中、卖相好的地瓜挑出来,卖给海都读者。 昨日,不少人想直接到老邹农场购买地瓜,老邹婉拒了。他说,接下来几天,给海都报读者准备“爱心地瓜”都忙不过来,而且农场在岛上,交通不太方便。他一定把最好的地瓜拿到海都大厦,请大家尝尝。 |
相关阅读:
- [ 11-07]47岁汉子创业愿助残疾人 无公害地瓜却卖不动
- [ 09-30]地瓜藤上长扁豆? 专家:它是白地瓜的种子(图)
- [ 08-10]男子喝“地瓜烧”吐血 医生:有胃病尽量不喝酒
- [ 12-21]长乐退休老板办"开心农场"种出10公斤地瓜成名人
- [ 10-18]榕男子想要独霸烤地瓜摊位 动口又动手反赔800元
- [ 01-15]1斤地瓜烧下肚男子无证醉驾追尾 酒精含量创纪录
- [ 12-18]网上偷菜不过瘾到别人菜地偷地瓜 是行为习惯化
- [ 10-16]地瓜田边着火 86岁老人活活被烧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