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桥河南社区文化建设:构筑共同的精神文化家园
2011-10-28 09:04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王秀钦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26日,阳光灿烂,秋高气爽。 上午8点,鼓楼区杨桥河南社区文化广场上聚集了不少居民,不少人手上还拿着笔和笔记本。这天,由社区主办的“乡音讲坛”又要开讲了。 “今天讲的主题是‘有福之州·温泉之都’,主讲人是福州民俗专家陈德仁。”听说记者也来听讲,社区居民一边让座,一边热情地介绍讲坛主题。 “乡音讲坛”是杨桥河南社区开展的文化活动之一。近年来,该社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居民搭建文化活动平台,构筑居民共同的精神文化家园。社区先后荣获“全国百佳学习型社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全国体育先进社区”和“全国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 “乡音讲坛”传承民俗文化 26日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当“乡音讲坛”当日的讲座结束后,前来听讲的近百位居民没有一个散去,他们或围着主讲人陈德仁继续请教,或聚在一起大谈个人泡温泉之趣事,聊得不亦乐乎。 据了解,“乡音讲坛”成立于2010年2月,每期邀请一位福州民俗专家讲课,通过乡音传递,联系古今文明,搭建民俗文化体验的小舞台,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学习乡土文化,让更多的居民在学习中了解福州历史、理解福州文化。 居民邱工兴告诉记者,“乡音讲坛”开办以来,他每期都来,讲坛课程涉及闽都历史、地理、民俗、人文等方面,注重互动和实践体验。如陈德仁在讲授《花灯艺术》时,现场制作花灯;方炳桂在讲授《拗九节》时,展示了多幅福州出嫁女为父母送粥的图片;谢复华讲授《福州谜语文化》时,现场出灯谜,进行有奖竞猜。 一旁的居民陈展育也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每年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等,“乡音讲坛”的讲师们还会亲自准备食材,现场教居民制作各种节日特色美食,让居民在尝菠菠粿、包粽子、制香囊的乐趣中,体验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这样我们就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了。”老陈高兴地说。 |
相关阅读:
- [ 10-28]胆大窃贼入室颗粒无收 睡在主人家还掏假抢拒捕
- [ 10-28]市民遇到一怪事:银行卡内资金被充入陌生手机号
- [ 10-28]记者探秘盖山齐安村菊花苗圃 西湖菊展从这出圃
- [ 10-28]微博上传"农大张玲病危"是骗局 别拿爱心骗点击率
- [ 10-28]平潭打造芯片产业园 位于平潭综合实验区金井湾组团内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