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服务> 健康 > 正文

正确使用手机才能远离辐射 手机接通后再放到耳边听

2011-10-25 08:53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王秀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微博疯传手机贴膜伤眼睛,经过实验检测以及专家解读,比起手机贴膜,手机本身对眼睛伤害更大。

手机用户越来越多,手机辐射问题备受市民们的关注。日常生活中,市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手机,远离辐射呢?

昨日,本报邀请省质监局质检院电磁兼容方面的专家,解读使用手机的一些坏习惯。

同时,使用手机对视力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此医生还给了不少建议。

正规厂家的手机辐射不超标

说到电磁辐射,大家最先想到的会是手机。接听电话、接收信息、上网聊天……每天,手机都在发挥着作用。

究竟手机利用什么来工作?使用手机时哪个瞬间辐射最大?省质监局质检院电磁兼容方面的专家表示,手机是利用电磁波的特性来工作的,需要接收和发射电磁波。经专业仪器监测发现,手机接通的瞬间辐射最大。

对于大家普遍关心的手机辐射的高低问题,专家指出,手机辐射的高低与手机制造商的生产技术有关,不同制式、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手机,由于天线和外观设计的差异性,其辐射高低各有差别。正规手机在出厂前都会进行电磁监测,一般都符合国际通用的手机辐射标准。

接听手机 向7个坏习惯说NO

到建筑物角落接听电话

一般情况下,建筑物角落的信号覆盖比较差,根据手机工作原理,手机会自动加大辐射功率。基于同样的道理,身处电梯等小而封闭的环境时,也应慎打手机。

拨电话时把手机紧贴耳朵

手机辐射会在接通的一刹那明显增强。此时应该让手机远离头部,待电话接通后,再放在耳边接听。

把手机挂在脖子或腰间

即使在辐射较小的待机状态下,手机也会收发电磁波,手机挂在胸前,会对心脏和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较为健康安全的方法,是把手机放在随身携带的包中,并尽量放在包的外层,以确保良好的信号覆盖。

用一只耳朵长时间接听电话

即使每天接听手机仅1小时,也有可能造成听力永久性损伤。连续4年以上每天接听手机至少1小时的人辨别声音更加困难。而右耳问题更加严重,因为大部分人接听手机时使用右耳。如果不得不长时间用手机直接通话,也应每隔一两分钟轮换左右耳接听。

在汽车/火车上打电话

在不断移动的汽车/火车上打手机时,手机总是在不断变换位置发送信号,频繁的移动位置会造成手机信号的强弱起伏,加大手机的辐射量。

长期歪脖打电话

当歪着脖子接电话的时候,颈部处于不正常的扭曲姿势,不但会导致腰酸背痛的后遗症,还会导致脑部功能失调。此外,长时间过度倾侧或伸展颈部可导致缺血性中风,且夹电话的一侧面部容易生痤疮。

将手机放在床头

在允许的条件下,人与手机需要保持一定“距离”,如睡觉前尽量避免将手机放在床头,减少电磁波的辐射影响。

使用手机别忘保护视力

尽量不在阳光下看手机

除了辐射外,手机对人体最大危害就是视力。福建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林颖说,智能手机屏幕大,手机屏幕上集中了太多的资讯。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时,屏幕上不断变换的光影会对眼睛造成持续的刺激,对眼球表面的泪膜层造成损害,使眼睛有刺痛、流泪、畏光等不适症状出现。林颖建议,可以将手机调到柔和光,且避免在阳光下看手机。建议平常多吃富含维生素B以及黑木耳、芝麻、蜂王浆、枸杞子等对眼有益的食品。

如何降低手机对视力的影响?

林颖建议:

1.眼睛与智能手机之间应保持30厘米左右的距离;

2.看手机的光线应从左前方射来,不宜过强或过暗,以免阴影妨碍视线;

3.浏览40-50分钟后休息10-15分钟,闭眼或向远处眺望数分钟,防止眼睛过度疲劳;

4.不要用手机煲电话粥,身边有普通座机时应尽量不使用手机。

两套养眼妙方您不妨学学

福建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林颖说,除了以上这些方法外, 市民在家可以尝试做以下两套养眼妙方来保护眼睛:

1.转眼法 选一安静场所,眼睛先凝视正下方,缓慢转至左方,再转至凝视正上方,至右方,最后回到凝视正下方,照这样,先顺时针转圈。之后,再逆时针方向转圈。每次转动,眼球都应尽可能地达到极限。这种转眼法可以锻炼眼肌。

2.眼呼吸凝神法 选空气清新处,双眼平视前方,徐徐将气吸足,眼睛随之睁大,稍停片刻,然后将气徐徐呼出,眼睛也随之慢慢微闭,连续做9次,放松眼睛。

东南快报记者 卢锦花/文 君侃/漫画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