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大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2011-10-14 07:25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王秀钦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文化粮仓”香飘乡间田野 【新闻回顾】闽侯县农村电影放映员徐景芬近来相当忙,她每天骑着摩托车,穿梭在乡间小路上,为边远村庄放映电影。当了18年放映员的徐景芬切身感觉到这些年农民文化生活的改善。“今年我们就放了《建国大业》《举起手来》等电影,这样的大片,农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到,以前谁敢想呀!” 【延伸阅读】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高低,关键看基层、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因此,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福州市把建设的重心向基层、向农村倾斜。城市资源与农村需求对接、企业与文化市场对接、文艺家与乡村人才对接……一系列机制建设,搅活了基层文化的“死水”。 截至目前,福州市共争取省、市援建资金2353万元,完成了31家街道综合文化站和13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改造完善工程建设;福州市共投入建设资金828.4万元建设1336个农家书屋,其中市级财政补助99.2万元,县(市)区财政投入562.6万元,大部分建成的农家书屋都有了训练有素的管理员;扎实做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2年共放映公益电影5.4万场次,观影人数超过700万人次,基本上保证一村(行政村)一月一场电影,今年已完成电影放映19030场,完成全年计划总数的71.8%;文艺院团长期坚持文化下乡及艺术扶贫,积极运用“文化大篷车”巡回演出等方式,每年组织1000场以上的歌舞、闽剧和曲艺等各种文化下乡演出活动。 【记者手记】硬件在不断完善,但软件也要跟得上。现在基层文化人才还是相对匮乏,一些基层文化站人不够,缺乏吸引力,农村配备的硬件设施并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原因就是缺少“服务员”、“操作员”。因此,要加强文化站队伍建设,向社会公开招聘有能力的人来从事农村文化工作,制定科学考评考核体系,确保农村文化工作者的数量和质量,让广袤乡村真正成为广大农民的“快乐大本营”。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