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厚植文化民生 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2011-10-12 08:23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王秀钦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市民小西湖广场表演少数民族舞蹈。
城市之魂,文以化之;城市之神,文以铸之。 从社区文化艺术节到激情广场大家唱,从海峡两岸合唱节到第五届全国特奥会闭幕式文艺晚会,一项项大型文艺活动,一个个文化舞台精品,一系列文化惠民举措……近年来,福州市在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同时,文化“软实力”也让千年历史文化名城更加魅力四射。 四组镜头显魅力 镜头一:群艺馆里“育文化”。 9月4日,60名来自福州市各激情广场的声乐骨干成了同班同学——由市群众艺术馆举办的2011年下半年福州市激情广场声乐骨干提高班开课。为期两个月的声乐训练结束后,成绩合格者将获发福州市社会文化义务辅导员聘书,回去后就能把所学传授给那些缺乏演唱技巧的团员,不少激情广场成员都形象地把这个办法比喻为“育文化”。 【延伸阅读】近年来,市文化新闻出版局组织市歌舞剧院、福州闽剧院、市艺术学校、市曲艺团等市属艺术院团专业人员深入广场、公园,开展示范表演、举办广场文艺骨干合唱指挥班、派出辅导专业老师对广场文艺骨干实施辅导,提升了激情广场大家唱的艺术水准和群众文艺骨干的素质。该局还以激情广场大家唱为平台,扩展广场文化活动形式,从歌唱延伸到交谊舞、健美操、腰鼓、秧歌、闽剧和曲艺等门类。 镜头二:台湾中学生与大熊猫亲密接触。 “熊猫真可爱啊!”8月23日,参加第八届榕台青年夏令营的队员们来到海峡(福州)大熊猫研究交流中心,与大熊猫亲密接触。 台南长荣中学学生戴予萱开心地说:“我打算多买一些大熊猫玩具回去送给朋友们。” 【延伸阅读】据了解,在台湾的福州籍乡亲有60万人。自2001年“两马协议”签订之后,两地文化、旅游交往合作逐年增多。海峡两岸合唱节、两马同春闹元宵、福州十邑闽剧票友大赛、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以及以临水文化、闽王文化、梦文化等为载体的一系列榕台双向交流品牌活动相继举行。我市还积极拓展两岸榕台大学生新闻营、两岸城市青少年创意族谱展等青少年交流平台和渠道,增强了台湾青少年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 镜头三:三坊七巷4个新馆国庆喜迎客。 10月2日,位于三坊七巷的寿山石馆、福建当代艺术馆、福建漆器漆艺博览馆、谢家祠民间藏品展览馆等4处场馆几乎同时对外开放,引来众多游客参观。“没想到世上还有这么漂亮迷人的石头!”来自南京的游客廖进兴感叹道。 【延伸阅读】近年来,福州市着力挖掘城市文化内涵,打造昙石山文化、三坊七巷文化、船政文化、寿山石文化四大文化品牌,打响林则徐、严复、冰心等名人品牌,建设好富有特色的闽都文化。从2004年开始,福州文物专项经费从每年100万元增至200万元,先后启动、修复了福州文庙、林则徐系列文物、船政系列文物、三坊七巷历史建筑群、涉台文物等一系列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保护古建筑。如今,四大文化品牌已从百姓眼中单纯的文字概念,转变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不仅让福州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也惠及广大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城市品位。 镜头四:闽剧《王茂生进酒》获大奖。 “我们获奖啦!”今年1月6日晚,福州闽剧院小会议室里一片欢腾。当晚,2009~201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选揭晓,闽剧《王茂生进酒》从全国百余部优秀剧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30台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项目奖,实现了福州市属艺术院团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方面“零”的突破。 【延伸阅读】改革开放以来,福州市文艺创作精品频出,其中不乏闽剧《红豆缘》和《王茂生进酒》、伬艺《水榭欢歌》、舞蹈《冰心·繁星》等“五个一工程”奖获奖作品。近年来,我市积极实施精品战略,重视发挥文化精品工程的龙头作用,以冲刺“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奖项和福建省百花文艺奖为目标,通过设置福州市茉莉花文艺奖等各种扶持、奖励办法,提高精品创作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多个门类全面开花,提升福州文艺作品的影响力。在福建省第六届百花文艺奖评选中,福州共有39件作品获奖,在全省名列前茅。 “四组数据”见实力 数据一:2010年全市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28.3元,比2006年增长了近一倍。 【延伸阅读】福州市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先后出台了《福州文化强市建设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区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建立了财政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2010年全市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28.3元,比2006年增长了近一倍。 数据二:目前,全市有群艺馆(文化馆)13家、公共图书馆13家、公共博物馆37个、影剧院43个、音乐厅1个、艺术学校2所、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73家、农家书屋1336个、村级(社区)文化活动室1000多个。 【延伸阅读】福州市加强民生工程建设,集中力量建成或动建了福州市工人文化宫、海峡图书馆、海峡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海峡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一批具有地标意义的公共文化设施,提升了城市形象和文化品质。同时,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改造提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项目建设,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逐步健全,初步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数据三:全市目前拥有国家级文保单位17处、省级94处、市级85处,国家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7个、省级15个和市级2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3个。 【延伸阅读】福州市着力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以八一七路福州历史文化中轴线改造为重点,积极推进城市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传统风貌的保护修复。开展了全市非遗专项普查,先后投入保护资金3亿多元,设立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专项资金,大力开展非遗展演、进校园等活动。全市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作13个、省级48个、市级71个,国家级非遗代表作传承人13人、省级61人、市级63人。 数据四:全市现拥有各类文化专业技术人才近2000人;民营艺术院团140个,从业人员近5万人,选聘了2427名村级文化协管员。 【延伸阅读】福州市依托闽江学院和福州市艺术学校等大中专院校的特色专业,积极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培育各类业余文化骨干1万多人。培训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站长1000多人次,培训农村文化协管员7000多人次,基本实现了全市文化站站长和文化协管员上岗培训100%覆盖的工作目标。2009年,我市在全省村级文化协管员文化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四大战略目标”提功力 围绕完善体系、惠及城乡的目标,着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延伸阅读】“十二五”期间,福州市将加快推进省会城市文化地标建设,努力构建布局合理、发展均衡、运行高效、城乡统筹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海峡图书馆、海峡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市群众艺术馆、城市发展展示馆等一批功能配备全省领先、具有地标意义的公共文化场馆。建成市—县(市)区—乡镇(街镇)—行政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到2015年,基本形成半小时公共服务圈,市民可享受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 围绕发挥优势、佳作迭出的目标,着力推进文艺精品创作。 【延伸阅读】“十二五”期间,福州市将进一步发挥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省百花文艺奖和福州市茉莉花文艺奖的导向作用,推出一批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特色鲜明、感染力强的优秀作品,努力在我市相对较弱的艺术门类上取得新突破。 围绕彰显魅力、打造品牌的目标,着力推进闽都文化建设。 【延伸阅读】“十二五”期间,福州市将启动名城保护修复工程,重点保护以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为代表的三大历史文化街区,恢复整体城区空间格局。推动三坊七巷和福建船政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后备名录,力争培育“中国漆艺之都”等一批新的品牌。科学保护、合理开发永泰嵩口、马尾闽安、长乐琴江、仓山林浦和螺洲等历史文化名村(镇)资源。 围绕先行先试、深化拓展的目标,着力推进对台对外文化交流。 【延伸阅读】福州市将着力提升海峡两岸合唱节等品牌的影响力。加大对台文化交流基地建设、开发和保护力度,实施罗源陈太尉宫、闽侯灵济宫碑亭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复工程,修复王审知系列、福建船政建筑群、闽安协台衙门、戍台将士墓群、迥龙桥、龙峰泰山庙清代壁画等涉台文物。进一步拓展与福州华人华侨众多的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港澳地区的交流合作,推动对外文化交流更多以民间和商业的方式“走出去”。(记者 吕路阳/文 叶义斌/摄)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